服务热线
027-59880803
发布时间:2025-03-19 17:31:53 浏览次数:
在南海之滨,一艘承载城市记忆的巨型邮轮正经历科技赋能的涅槃重生。这座曾见证沿海改革开放浪潮的海洋地标,正通过一场科技赋能的改造工程,蜕变为集商业、艺术、科技于一体的城市新客厅。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这座"海上世界"如何通过智能建造技术焕发新生?
一、项目概况:从海上传奇到城市新客厅
矗立于某港湾的万吨级游轮,曾是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名的"海上世界"。该游轮在港口坐滩后经历了3次改造,作为建筑物使用已有40年,总建筑面积14206㎡,甲板总面积3029㎡。2024年年底,"海上世界"正式迎来了40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焕新升级。
此次升级改造要求项目团队在尽可能的保留并尊重游轮风貌和主体结构的前提下,对1.4万㎡的室内空间进行彻底重塑:拆除冗余设施、加固船体结构、重塑甲板流线,最终将呈现出地上8层、地下2层、总建筑面积12823.39㎡的沉浸式商业艺术空间,形成集商业、演出、展览于一体的综合性新地标。面对船体结构复杂、甲板倾斜等困难带来的施工挑战,一场智能建造的革命正在上演。
二、项目方案:智能建造“三部曲”解决放样难题
针对该拆改项目墙、柱等的实际位置与理论位置存在偏差,且船体不同于一般建筑,现场环境复杂、甲板存在一定倾角导致轴网、一米线等放样困难等情况,项目采用天宝耐特提供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三部曲”,攻克复杂空间改造难关:
● 大空间三维激光扫描:利用天宝X9三维扫描仪,迅速获取现场的高精度完整点云,实现现场1:1实景复制;
● 点云逆向建模:将点云导入建模软件,通过点云逆向建模技术搭建BIM模型,在逆向工程搭建的模型基础上进行机电、装饰等BIM模型的深化;
● BIM放样技术:深化得到的模型最后通过天宝Ri BIM放样机器人,再回到现场指导现场施工放样,完全的消化BIM模型。
天宝Ri BIM放样机器人
天宝X9三维扫描仪
三、项目流程:科技演绎建筑改造新篇章
1、建立项目坐标系:因船体内部无绝对坐标控制点,现场通过粘贴标靶纸的形式建立项目坐标系,并进行控制点测量。
测量控制点
2、数据采集:使用天宝X9三维扫描仪对全船进行毫米级扫描,单站扫描两分半,现场可自动拼接形成完整的点云模型。
扫描现场
现场点云自动化拼接
3、逆向建模:将点云导入Revit及Rhino建模软件,参照点云进行逆向建模和修改模型,并在模型中添加控制点和放样点。
部分点云数据
部分放样点坐标
4、设站与放样:将建立的模型和提前创建的放样点导进Ri BIM放样机器人操作平板中,现场根据添加的控制点进行仪器设站,首次人工设站后识别粘贴的标识二维码,以便于后续仪器重新架站后自动设站,减少人工架站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粘贴二维码
二维码设站
Ri放样机器人设站完成后即可在模型上选择放样点进行放样,仪器自动快速照准。
可视化放样
5、施工验收比对:将建立的模型导进三维扫描仪中,三维扫描仪根据添加的控制点仪器设站后对现场施工完成部位进行三维激光扫描,扫描结果在项目现场即可完成点云与模型的比对工作,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快速检测墙、柱等的偏差,为后续机电、装饰模型的深化争取时间。
项目现场点云与模型三维比对
四、项目总结:智能建造技术的无限可能
这场传统工业遗存与数字技术的深度对话,不仅为复杂空间改造树立了新范式,更演绎着智能建造技术的无限可能。
● 天宝X9搭配Fieldlink软件对现场的快速扫描、自动拼接等功能极大的缩短了点云内业处理时间,提高作业效率;
● Ri BIM放样机器人的可视化放样作业,直接选取模型上的放样点自动快速照准,对于异形、曲面结构优势更加明显,真正做到“指哪打哪”;
● 外业软件Trimble Fieldlink在控制三维扫描仪和BIM放样机器人之间的无缝切换,使两款设备的使用达到了1+1>2的效果。
此次“海上世界”的变形重生,是智能建造技术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的一次完美融合。让我们期待这座城市新客厅的璀璨绽放,共同见证智能建造技术为城市带来的无限可能!